舜之大德


 



  舜帝,姓姚名重華,母親握登在姚墟生下了舜,不久就逝世了。當時舜的年紀還很小,生母早死,父親因為雙目失明,所以當時人都稱他為瞽瞍,生母逝世之後,父親再娶後妻,生下的幼兒名叫『象』。後母生下象之後,特別疼愛他,但是從此對待舜就好像仇敵一樣了,常在瞽瞍面前說舜的壞話,搬弄是非。瞽瞍性格頑固,輕信後母讒言,所以全家人對待舜的態度非常惡劣,甚至常有要殺害舜的念頭。

  舜很小就要很勤奮地工作,雖然家裡人都很討厭他、瞧不起他,但天性仁厚的舜並不因此而怨天尤人;即使象從小就嬌生慣養,個性非常傲慢,但是舜對弟弟依然還是加倍的關心,不敢絲毫懈怠。史記裡記載:『瞽瞍愛後妻子,常欲殺舜,舜避逃;及有小過則受罪』家人要殺舜,舜知道後立刻跑去躲藏起來,及時逃避,叫家人找不到他,等到稍有好轉,又馬上回到他們身邊。當他父親拿竹子要打他的時候,他就靜靜地讓他打,因為用竹子打雖然很疼痛,但是不至於會死。舜做任何事都順著父母的意思,雖然家人每每想殺害舜,但是屢次都不成功,舜也沒有重大的過失,家人找不到理由,便無法殺害他了。有一次舜在田裡耕作,他獨自對著上天哭泣,因為舜在內心裡頭他認為:自己是天下最不忠孝的孩子,常常招惹家人討厭,他害怕自己對父母不孝順,所以只要能夠待在父母身邊,盡心竭力地孝順父母,他就感到滿足了。


  舜在三十歲時,堯帝正訪求天下有才德可任用的人才,堯問群臣四岳,天下間有誰能夠繼承共主之位,四岳一致推薦舜,認為他孝敬父母如敬天,是個孝子。帝堯於是召見舜,問:「我想使天下太平,你說該怎麼做?」舜回答道:「要公平待人,不偏不倚,對小事也不馬虎,更要講究信譽遵守承諾,那樣天下人會自動擁護你。」堯又問:「什麼事最重要?」舜答:「祭祀上天。」又問:「什麼官職最重要?」舜回答:「管理土地。」堯又問:「什麼是首先要做的?」舜回答:「關心百姓。」帝堯十分滿意,於是就把娥皇、女英兩個女兒嫁予舜,實際上堯帝是要對舜進行考驗,以便觀看他的品德;後來又讓九個兒子和他交往相處,以便察試他的才能與待人處世之道。


  舜婚後住在媯汭(山西永濟縣首陽山下),行為非常謹慎寬厚,堯的兩位女兒,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公主的身分就瞧不起舜以及他的親戚,而且都能面帶孝顏克盡婦道。舜在歷山(永濟縣雷首山)耕地時,看見大家都在爭肥沃的土地,於是他就把好的田地禮讓於他人,歷山居民都受他的感召,彼此都不爭了,更能互相推讓地界。舜待人謙和做事勤懇,逢人就勸說要及時行孝,不分富貴貧賤;即便自己是有功於民,他也毫無高傲之心,一樣隨俗同塵。舜與人共同相處非常平實,一點也不矜奇、不立異,所以到處都受人歡迎擁護。


舜在雷澤(雷首山下的湖邊)看見年輕力壯的漁夫,都揀水比較深的地方去抓魚,把好的地方都佔去了;而那些年老體弱的漁夫,都在水流得急而且水較淺的地方抓。水流急,魚停不住;淺灘水少,魚也比較少,舜見了就生出側隱之心,於是想了一個方法:他自己也去跟他們一起抓魚,但在捉魚的時候,看見那些喜歡搶奪的人,就把他們的過失,掩蓋起來,而且也不對外講;看見那些比較謙讓的漁夫,便到處稱讚他們,拿他們作榜樣,並且學習他們謙讓的模樣。像這樣舜抓了一年的魚,大家都把水深魚多的地方讓出來了,舜的精神又感召了當地的漁民。


  舜在河濱(永濟縣北部)燒陶器時,不僅能制造出好的陶器,而且還常常講道理解決人們的爭執糾紛,所以在河濱出產的陶瓦都不粗疵而特別精細,人們都願意同他在一起與他合作。因為舜打從內心裡敬愛所有的人,善與人同,所以凡是舜待過的地方,人民都受他的感召,就這樣一年的功夫,他住的地方就成為一個村落;二年就成為一個小城鎮;三年之後就變成一個都市了。


  舜的聲譽受到廣泛的好評,深得堯的鍾愛,於是就賜給舜一套細葛布衣服,給他一張琴,為他建築了糧倉,還賜給他很多牛和羊。他的後母和弟弟見了,又是羨慕,又是妒忌,於是就和瞽瞍一起用計,幾次三番想暗害舜。有一次,瞽瞍叫舜去修補米倉,對舜說:「糧倉的頂漏水,你趕快去修補一下。」當舜用梯子爬上倉頂塗泥補漏的時候,瞽瞍就在下面放起火來,想把舜燒死,舜在倉頂上一見起火,想找梯子,梯子已經不知去向。舜無路可逃,靈機一動,幸好隨身有帶著兩頂遮太陽用的笠帽,於是他雙手夾著笠帽,像鳥張翅膀一樣跳下來。笠帽隨風飄盪,舜輕輕地落在地上,逃脫此難。


  瞽瞍知道舜沒死,並不甘心,於是又叫舜去挖井。舜知道父親這次又想殺害他了,他也不違逆父意,不改孝心;但在挖井的時候,偷偷在側壁鑿出一條暗道通向外邊,等到有一天,舜又跳下井底深處挖鑿,瞽瞍和象在一旁虎視眈眈的,等到四周無人的時候,眼見時機成熟了,心腸一狠趕緊將地面上一塊塊的大石往下丟,把水井填沒。所幸舜已經從旁邊的暗道洞口偷偷逃了出去,躲過這次災禍,又安全地回家了。


  瞽瞍和象都以為這一次舜絕對必死無疑了,非常高興,得意洋洋地回到家裡,象對瞽瞍說:「這一回哥哥準死了,此妙計是我想出來的。現在我們可以把哥哥的財產分一分了。哥哥的妻妾和衣琴歸我;牛羊和糧倉歸爹娘。」象決定後於是想搬到舜的屋子住下,哪知道他一進屋子,舜正坐在床邊彈琴呢。象心裡暗暗吃驚,很不好意思地說:「哎,原來哥哥在這裡啊,我多麼想念哥哥您呀!」舜也裝作若無其事的,對象說:「你來得正好,我的事情多得很,正需要你來幫助我呢。」經過此番大難不死,舜並沒有怨恨父親和弟弟,仍然像過去一樣和和氣氣的孝順父母,愛護弟弟;瞽瞍和象再也不敢輕舉妄動,加以暗害舜了。


 



 


 



 


  高陽氏有八個很有才能的子孫,人稱其為「八愷」;高辛氏也有八個有才能的子孫,人稱其為「八元」。這十六個人美名遠揚,帝堯卻沒有舉用他們。經過二十年的考察之後,堯帝確認舜是一位有賢能具備的德者,因此深為器重;在舜五十歲時,堯就把治理天下的帝位讓給了舜,歷史上稱做「禪讓」。舜擅於識別賢愚,當了帝堯的臣子以後,便推舉八愷擔任管理土地的職務;又推舉八元到四方之國宣揚五種教化。這十六人都能盡心辦事,發揮長處,使百姓和睦;農業也很發展,一時四邊和平,天下安寧。當時帝鴻氏有個不成器的子孫,他毀棄道義,陰險狠毒,盡幹壞事,人稱他為「混沌」;少皞氏有個不成器的子孫,不講信譽,廢棄忠誠,喜聽讒言,慣於花言巧語,人稱他為「窮奇」;顓頊氏有個不成器的子孫,沒法教訓,不知道好歹,人稱他為「檮杌」;縉雲氏有個不成器的子孫,喜歡吃喝,貪求財寶賄賂,天下人對他十分憎惡,稱他為「饕餮」,這四個家族造成了社會的災難,帝堯卻沒能趕走他們。舜知道後把這四家流放到四方邊遠地區,讓他們去抵禦四方,從此之後社會也更加安定了。


  舜祭祀上帝,又接見四岳和各方首領四方巡視,每五年巡視天下一次,其餘時間,讓各地君長到京城朝見。舜將天下劃為並、冀、幽、營、兗、青、徐、荊、揚、豫、梁、雍十二州,以河道確定各州的邊界。驩兜推薦共工,帝堯認行不通,但還是讓他試任主管百工的工師,共工果然放肆地幹壞事;四岳推薦鯀治理洪水,帝堯認為鯀違逆先王教命,謗訾親族,不宜任用,但是在四岳的要求下,帝堯只好讓他試試,結果九年而沒成功,勞民傷財年年劇增,洪水災害更是慘巨;三苗居住於江淮和荊州,一再反叛。舜向帝堯建議,將共工流放到幽陵,使其變化北狄;將驩兜流放到崇山,使其變化南蠻;將三苗流放到三危,使其變化西戎;將鯀處死於羽山,改變東夷的風氣。這四個人懲處以後,天下人都信服了舜。


  起先舜唯恐擔當不起治理天下的重任,還並不敢接受天子的職權,但是到了五十八歲時,堯帝駕崩了,舜服喪三年後,把共主之位讓給堯的兒子丹朱,但天下民心不服。一直到了六十一歲那年,舜才正式繼承堯為天子的職權;舜繼位後居上不驕,既勤勞又儉樸,推崇孝風化俗,讓老百姓個個都可孝順父母,端正品行,使人人忠良賢淑,因此受到大家的信任與四方擁護。舜要求十二州的長官們發揚堯的美德,以仁義治民,好生而惡殺,排斥用花言巧語獻媚的小人,其德致使蠻夷都來歸附。帝舜問四岳:「你們看有誰能擔當中朝的重任?」四岳都說:「如果讓禹擔任司空,一定能做出成績。」帝舜說:「好!禹啊,你就擔任司空,負責治水,好好努力吧!」禹磕頭辭讓,推薦稷、契或皋陶擔任。帝舜說:「這些人都很有才幹,但這件事還是你去做吧!」


  接著帝舜指著棄(周人的祖先)說:「棄,百姓已開始缺糧,你就擔任農官(后稷),督促人們按節令播種穀物。」又對契(商人的祖先)說:「契,現在百姓還不夠親近,人倫關係也沒有理順,你就擔任司徒,去誠敬地推行五教,使父子有親,君臣有義,男女有別,長幼有序,朋友有信。辦事一定要寬厚呀!」又對皋陶說:「皋陶,現在蠻夷侵擾華夏,壞人為非作歹,你就擔任司法官(士),處刑要讓人信服,流放罪分為不同等級,而遠近不同。只有公正明允,才能取得民眾的信任。」


  帝舜接著逐個徵求大臣們的意見,任命垂擔任管理百工的共工,任命益擔任管理山林川澤的朕虞,任命朱虎、熊羆為益的副手,任命伯夷擔任主持宗廟祭祀的秩宗,任命夔擔任管理詩歌音樂的典樂,任命龍擔任負責內外傳達的納言,並分別對每個人提出了具體的希望要求。帝舜對十二牧、四岳和新任命的六位主官說:「你們二十二人要各自嚴守其職,審慎地順從天意行事。」帝舜對官員們三年進行一次考核,三次考核決定升降和處罰,大小官員都努力建功立業,其中禹的功勞最大,他劈開很多山嶺,引導洪水流入大海,確定九州的劃分,各自按規定前來朝貢,在五千里的範圍內,無論是南邊的交趾,西邊的戎、析支、渠廋、氐、羌,北邊的山戎、北發、息慎,還是東邊的長夷、鳥夷,都受到安撫,天下人全都感戴帝舜的功德。於是,群臣高奏《九招》的樂曲,招致來各種吉祥之物,鳳凰也在空中快樂地飛舞。


  帝舜以娥皇和女英為帝妃,娥皇無子,女英生子商均,另有庶子八人。帝舜知道象和商均皆不成器,於是向上天薦告以禹繼承帝位,實行禪讓。十七年後,帝舜在南下巡狩途中逝世,安葬於蒼梧山(今湖南寧遠縣境的九嶷山)南側。舜享年一百零一歲,在位有三十九年之久,治理國家萬民,年年太平五穀豐登,懿德萬古不滅,後人讚頌不已。


 


 


              


仙佛慈訓:


天取人以德 德首重於孝


聖人之德由孝顯 其為本而教民之


古聖相傳 堯舜一脈 皆行孝道也


人受生於親 親恩以鞠


故孝親者貴順 順其親有道


舜之孝 以德順其親 而常安樂


              


 


 


◎孟子曰:『舜之居深山之中,與木石居,與鹿豕遊,其所以異於深山之野人者幾希。及其聞一善言,見一善行,若決江河,沛然莫之能禦也。』


  孟子說:『舜居住在深山裡,與樹木、石頭作伴,與鹿、豬相處,他區別於深山裡不開化百姓的地方是很少的。但是等他聽了一句善言,見了一種善行,就會立即照著去做,像決了口的江河一般,澎湃之勢沒有誰能阻擋得住的。』


 


◎孟子曰:『雞鳴而起,孳孳為善者,舜之徒也;雞鳴而起,孳孳為利者,蹠之徒也。欲知舜與蹠之分,無他,利與善之間也。』


  孟子說:『雞叫就起身,孜孜不倦地行善,是舜一類的人;雞叫就起身,一刻不停地求利,是蹠一類的人。要想知道舜和蹠的區別,沒有別的,只在行善和求利的不同罷了。』一者覺己醒悟,立志於成聖成賢;一者迷己逐物,功名利祿樣樣要;同樣是凡人,同樣是人生,結果到頭來,兩眼一閉下場也就不一樣了。


 


子曰:「舜其大孝也與!德為聖人,尊為天子,富有四海之內;宗廟饗之,子孫保之。」「故大德必得其位,必得其祿,必得其名,必得其壽。」


  孔子說:『舜應該可以說是大孝了!』如果論德,舜是個聖人,而且『尊為天子』;論權位,四海之內都是他擁有的;『宗廟饗之』,“饗”同“享”,是不斷祖先的香火,配享在寺廟裡面,非常不簡單!舜之德性,庇蔭其子子孫孫,盡了大孝光宗耀祖,論名、論位、論德性在那個時代可以算得上是第一了。孝悌是人的根本,根本紮實了,上天自然而然就會賜予位、祿、名、壽,這是不求而得的,所以行孝能獲天福、受天庇蔭,故曰『大德者,必受命』;相對的,如果丟失了孝悌之德,利用奸巧手段而謀取位祿名壽,縱得一時,必也賠了夫人又折兵,反吃大虧。


 


有一次孟子的弟子桃應,問孟子說


『舜是天子,皋陶是法官,如果瞽瞍(舜的父親)殺了人,那該怎麼辦?』


孟子回答他說:『把他捉起來罷了。』


桃應又問:『那麼,舜難道不會阻止嗎?』


孟子說:『舜哪能去阻止呢?國有國法,他當然是要遵行的。』


桃應又問:『那麼舜該怎麼辦?』


孟子回答他說:『舜,會把拋棄天下看得如同丟棄破草鞋一樣;因此他會偷偷地背著父親逃跑,沿海邊住下來,一輩子高高興興的,快樂得忘了天下。』


  『堯舜之道,孝弟而已矣。』這就是舜的孝行,沒有父親哪有我呢?古人惦念父母恩重,力行仁義忠信,而樂善不倦,功名利祿自然從之。反觀現代人將讀書當作是賺錢的工具,為達目的不擇手段,為求名利富貴不顧道德,如此貪求已本末倒置;再者人倫顛倒,無難怪乎天災人禍頻頻不止了。『舜發於畎畝之中』,當時舜並沒有報名去選總統,只是很認真地孝順父母,二十歲時孝道傳聞各地,上天自然而然恩賜福報。


 


◎子曰:『舜其至孝矣,五十而慕』;孟子曰:『大孝終身慕父母,五十而慕父母者,予於大舜見之矣!』


  孟子說到了五十歲還能仰慕父母,很喜歡跟父母在一起,我只有從舜的身上看到!孟子覺得不如聖賢這是可恥的,祂說:『人家堯舜都已經成了聖人,我還免不了成為一個鄉人、普通人,這真是可恥。』一個人如果能夠知恥的話就會發奮圖強,就會勇猛精進,所以「知恥近乎勇」知道羞恥就接近勇敢了。顏淵曰:『舜何人也?予何人也?有為者亦若是。』顏夫子、孟夫子就是時時以古聖先賢來砥礪自己,要好學、要立志於聖賢、要立志於道,因此能成聖賢。


 


◎子曰:「舜其大知也與!舜好問以好察邇言,隱惡而揚善,執其兩端,用其中於民,其斯以為舜乎!」


  孔子說:『舜,可以說是有大智慧吧!』舜好問,聖人的精神是低心下氣、勤學好問。像孔夫子好問勤學到什麼程度呢?他是個大聖人,《小兒論》記載他願拜三歲項橐為師。人,一旦自高自傲,就不會虛心受教,一個不學不問的人就會在原地踏步。『邇言』,淺近的話。一般人對淺近的、簡單的話疏忽,但是他裡面涵義很深。舜認為自己是個很愚笨的人,他只是將生活當中複雜的人事物,深入淺出地講給他人知道,勸人要行孝,因為百善孝為首;要存好心、說好話、做好事,因為道就在日常生活之中,所以說在跟別人交談的當下就是修行,就顯出這個人有沒有「道」味了。聖人之道是隱惡揚善,遮蓋別人的缺失,講他人的好處優點,而不是護己,自己做錯事了原諒一下,那等於是小人不仁所為了;君子中庸,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,為的是盡己之性,圓滿人道。『兩端』:是非、善惡、好壞、長短;用中道於人民,是教我們做人處事不能偏激,因為是非兩端沒有絕定的對與錯,這原理像天秤的支點那樣可以移動,因為中心點未必固定在中間,所以「用中」並非等於是正中間,中道也不等於是二分之一,用中為的是平衡,盡人之性以合天。舜有這些德性,這就是他之所以成為大舜的道理了!


 


◎孟子曰:『不得乎親,不可以為人;不順乎親,不可以為子。舜盡事親之道而瞽瞍底豫,瞽瞍底豫而天下化,瞽瞍底豫而天下之為父子者定,此之謂大孝。』


  孝是天性,一個嬰兒還沒有人我相以前,純是一顆赤子之心,如果你愈打他,他愈往你懷裡依靠,但是一般人一旦長大了,卻漸漸的違背天性不孝順了。《百孝經》上說:『羊羔跪乳尚知孝,烏鴉反哺孝親顔;為人若是不知孝,不如禽獸實可憐。』所以不知孝、不懂得尊親的道理,實在是忘恩負義之人,人格經已喪失了,那比禽獸還不如呢。如果說世間上最剛強、最難化的人,對舜而言應該就是他瞎了眼睛的父親,這天下最難相處的人,都被感化了,那還有什麼不能感化的呢?因此能夠使得父母的內心很安樂很喜悅,那就有辦法將天下就治理得很和平沒有劫難,這是舜的大孝。


 


◎孟子曰:『舜之飯糗茹草也,若將終身焉;及其為天子也,被袗衣,鼓琴,二女果,若固有之。』


  孟子說:『舜在吃乾糧、咽野菜的時候,就像打算終身這麼過日子似的。到他做了天子後,身上穿著細葛布衣服,手中彈著琴;堯的兩個女兒在旁邊侍候著,又像本來就享有這種生活似的。』這是說明做人要懂得認命,所以凡事要懂得轉念看淡,而不要命裡沒時去強求,最終苦的是自己;做人更要懂得知命立命,因為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。人若能安身立命,素位而行,循規蹈矩的不違背心中的良知良能,就算順也好,逆也好;苦也好,樂也好;得也好,失也好;像舜一樣,有也好,無也好,何其自在,心胸坦蕩,豈不逍遙!


 


廿四孝裡面的頭一位是大舜,為什麼是大孝呢?


  一、他的後母再怎樣想殺害他,他都忍讓不怨天尤人,而且依然還很孝順;


  二、他父親非常頑固,只採信後母的話,他也沒有怨言,可見艱難處方見真孝之可貴;


  三、他的太太是天子的女兒,而且當時堯帝還將兩個兒女都許配給他,舜還能做到讓天子的女兒侍奉翁姑,也很孝順,這如果沒有相當的德性是辦不到的。


  四、他的弟弟象非常狂傲,儘管遇到的是逆境,大舜還能非常的和合,互相體諒,彼此相處得很安樂。可見其心地涵養,已經博厚到足以承載萬物,包容之德大至極點,即使惡緣也可以轉化成善因緣,這是大舜實踐「齊家」的功夫。


  舜之所做所為即如老子所說的:『抱一為天下式』,即使多困難、多複雜的考驗,要是能夠『誠之所至』,沒有不『金石為開』的;時時刻刻誠心敬意,抱守不變,就是守住天道。舜教化眾人,深行「言教不如身教」之理,身體力行親自做榜樣給人看,因為己正才能正人,己不正焉能正人?這就是凡事皆反求諸己之道。舜,行不言之教,處無為之益,使天下百姓不知不覺的自化,雖然人民暗受舜帝的恩賜,但仍然不知道有舜帝的存在。舜帝無為自然,有功德於天下也不去居功,有能力也不仗恃自己的才幹,這樣才能達到無爭無欲、無為的自然境界。萬物也就自然了,百姓也可以和樂相助、安居樂業了。子曰:『天何言哉!四時行焉,百物生焉,天何言哉!』上天並沒有說什麼話啊!四時也照常運行,萬物也一樣生化,星辰也一樣運轉,天並沒有講話啊!所以不言之教,那種力量是很大的。因此舜稱得上是大智者、大孝者,實在是名符其實啊!


 


※齊家要從哪裡下功夫呢?從修身。修身要從哪裡下手呢?從誠意正心;誠意正心由哪邊做起呢?從格物致知開始做起,所以一個君子慎獨,於暗室當中,戰戰兢兢的,守護好一念真心,不愧心神,善養浩然正氣。《孟子》曰:『盡其心者,知其性也;知其性,則知天矣。』《中庸》說:『誠者,天之道也。誠之者,人之道也。誠者,不勉而中,不思而得,從容中道,聖人也。誠之者,擇善而固執之者也。』師尊曾說:『盡性之道,由致知入手;致知之功,由格物入手』。可見格物致知做到了,則能盡性,簡單的說,格物致知就是讓良心做主人,人心好靜,而慾牽之,怎樣做才能讓良心做主人?就從「格物」做起。什麼又是「格物」呢?就是將多餘的慾望去除,去掉本來沒有的,即格除物慾;所謂「致知」:即恢復本來固有的,還其良知。那又該怎麼做呢?孔子說:『克己復禮』,真正做到非禮勿視、非禮勿聽、非禮勿言、非禮勿動,使四肢感官都合乎於禮,不悖天性。佛經上說:我們這個凡身肉體就像大城門一樣,眼耳鼻舌是四城門,外面共有五道門,內面還有一道「意」門;心就如同土地,靈性是一國之君;國王住在心地之上。這是在啟示:人,之所以還能活著,皆因國王在主宰,但是一旦沉迷於聲色犬馬當中,則猶如天子被六賊所挾持一樣以令諸侯,自性迷昧如同天下大亂。因此,佛向性中作,莫向身外求,本性不要被物慾所障蔽,想要人欲盡淨,就從三省四勿開始做起,反觀內照,三毒即除,心不妄動則純然天理流行。


 


 


◎子曰:『無為而治者,其舜也與?夫何為哉,恭己正南面而已矣。』


  孔子說:『不發號施令就能治理好天下的人,只有舜吧!他做了些什麼呢?只不過是恭敬地坐在寶座上而已。』聖人云:『我無為而民自化,我好靜而民自正,我無事而民自富,我無欲而民自樸。』舜對人民的教化,不以辯論的語氣去實行,而以自然無為的心去處事,保持著天真博愛,視萬物為一體而沒有分別之心。因此他對人的犧牲與奉獻,是出自無為的,就算不辭辛勞為老百姓做了許多事情,可是他還是感到自己沒有做一樣,而且不自傲,因為他是不想居功,所以他往往在大功告成之後,就功成身退,不想去佔有這個榮譽。因為人,一旦標榜自己的尊大,大家就會相互去爭取虛名的地位,人與人之間你爭我鬥,如此一來則失去和平相處的日子了。


 


「無為之道」,就如同木之「樸」一樣。樸,是無名的比喻,好比木頭尚未分割前的名字叫做樸,象徵未有天地之前,與道一樣的形象。當木被裁成的器具之後,只能有一種用處。但是「樸」是一切器具的主人翁,因此聖人寧願守住純真樸素無華的樸,也不願意像木頭割開製成器之後,滿身粉飾而且又帶著虛偽的外表。有了無為的境界,就是無所不為了。譬如天之無為而四時能行,地之無為而萬物能生,因此人與天地合為三才。如果人能無為,真性了然,萬物的造化,無不在身心之中,此是人之無為的妙處。


只要我渾全天理,順天應人,人民就會自我約束,自我導化;


只要我虛心恬淡,不妄動、不縱慾,人民就會自然歸於清正;


只要我不施禁忌太多的政令,擾動百姓的行動與安寧,就是便民,人民自然康富;


只要我不貪慕享樂,人民自然也會歸於純樸。


清靜無為,才是天下人民所應追循的目標,


因為這樣能使萬物各得其所,人民各得其歸,


天下自然就太平清正了。


 


◎孟子曰:『知者無不知也,當務之為急;仁者無不愛也,急親賢之為務。堯、舜之知而不遍物,急先務也;堯、舜之仁不遍愛人,急親賢也。』


  孟子說:『一個有智慧的人本該無所不知,但總是急於知道眼前該做的事情;一位仁者本該無所不愛,但總是急於先愛親人和賢人。堯、舜的智慧不能遍知所有事物,是因為急於去做眼前的大事;堯、舜的仁德不能遍愛所有的人,是因為急於先愛親人和賢人。』堯、舜親愛天下老百姓,也不是一開始就做到的,舉凡世界所有具體之物,都有一個源頭與枝末,知道源頭所在,則離道不遠了。《大學》上說:『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親,在新民,在止於至善。』這是告訴我們先要明白原性之所在,即父母未生我之前的真面目,明明德即觀自在菩薩;其次是行孝悌之道,和睦親族,推以及人,使天下同胞皆能恢復本來光明的德性,進而自覺覺他,體用兼備而後可達至善圓滿境界。道在自身,身外無道,道是自己的,把道帶到日常生活當中,從身邊最親的人開始做起,親其親敬愛賢能;親親新民,仁民愛物而不捨萬民,則天下沒有我不能關愛的眾生了。


 


孔子認為就算像堯舜那麼樣的聖人在世,也有事情辦不到的時候:


子貢曰:「如有博施於民,而能濟眾,何如?可謂仁乎?」子曰:「何事於仁,必也聖乎!堯舜其猶病諸!」


子路問君子,子曰:「脩己以敬。」曰:「如斯而已乎?」曰:「脩己以安人。」曰:「如斯而已乎?」曰:「脩己以安百姓。脩己以安百姓,堯舜其猶病諸!」


  孔夫子說如果有人能夠廣泛施捨給人民,又能救渡眾生,這樣的人何止是仁而已呢?一定可以成聖了!就算是堯舜恐怕還做不到呢。堯舜之聖,位登天子,難不在於博施,而在於濟眾,因當時天時尚未普渡,所以只能獨善其身,無法傳道。


  子路向孔老夫子請教如何成為一個君子?孔夫子從「修己以敬」、「修己以安人」,再談到「修己來安百姓」;修養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得到安樂,最後這一點就算是堯舜恐怕都不一定能做的到呢!孔子也曾說過:『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。』其次第為:從「盡己之性」,到「盡人之性」,到「盡物之性」,到「贊天地之化育」,最後「與天地參矣」,前提條件是:「唯獨至誠之人」。至誠之人從天性流露真性情,能修己以敬,克制私慾、克伐心中之賊,將萬殊歸於一本,最後必能參贊天地,天下歸仁!這道理就如佛所說:『心淨即佛土淨』,真實無妄非虛語也。


 


 


 


              


濟公活佛慈訓


萬聖之門以孝為基


古聖賢哲以孝為宗


孔孟之教以孝為本


綱常倫理以孝為始


學佛之人以孝為先


千經萬典以孝為戒


欲存心養性修身齊家


己立達人者以孝為始


孝心即佛心孝行即佛行


此乃千古至今


亙古不變之金科玉律也


              


 


 


 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甜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