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因」是能生,「果」為所生 引用
 凡事各有因果 世間諸法的形成, 「因」是能生,「果」為所生, 「種什麼因,得什麼果」, 將這種因果關係表現得最為淺顯易懂的, 莫如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」的法則。 植物如此,非植物的任何現象莫不如此, 所謂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 不是不報,時辰未到」, 如是因感如是果, 因果不爽的業報思想對社會人心的規範, 遠遠超越法律條文有形的束縛, 因果不僅僅是一門理論學問, 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, 乃至人我相處、信仰、道德、健康、經濟等, 都各有其因果關係。 然而,有人對因果的認識錯誤, 因此對信仰有很多不正當的要求, 比如吃素為求身體健康, 拜佛為求佛祖保祐他升官發財, 這都是錯亂因果的謬見。 其實,信仰有信仰的因果,道德有道德的因果, 健康有健康的因果,財富有財富的因果。 因此,若要身體健康,就必須調心行善, 多作運動,注意保健,心安自然體泰; 若要財源廣進,就必須多結善緣,勤苦耐勞, 信守承諾,有智慧能力,自助而後天助。 吃素、拜佛, 是信仰、道德上的因果, 如果以信仰的因,妄求健康、財富上的果, 如此錯亂因果,自然無法所求如願, 這也是必然的因果。 果報自作自受 《地藏經》云: 「莫輕小惡,以為無罪,死後有報,纖毫受之。 父子至親,歧路各別,縱然相逢,無肯代受。」 一語道盡「善惡因果,決定有報」、 「因果業報,自作自受」的至理。 因果報應不是權勢所能左右, 鬼神也無法操縱,上天更無法控制, 它支配了宇宙人生的一切, 是吾人善惡行為的測試依據。 因果不是宗教教化的戒條, 是人人心中的一把萬能尺, 度量著自己一生的命運, 也刻劃著人世間善惡的長短, 更為自己量身打造一個未來的我。 因此我們應該正視因果法則, 廣植善因, 必能為此生、來世 帶來福慧圓滿的生活。
|
|